保险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致力于融合现代保险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等学科理论,回应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需求,培养符合“新工科+新商科+新文科”与理科融合发展要求,既能扎根本土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保险学专业致力于为学生全面参与教育教学、科学研究、文化艺术、社会服务等活动创造条件,鼓励学生敢于面对挑战、不断探索、努力创造、追求卓越,促使学生养成独立工作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保险学现有保险机构管理与创新、保险科技与智慧监管、大数据与智能风险管理等研究方向。保险学专业注重教师团队发展,其中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1人、二等奖获得者1人,湖南省教学能手1人,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师信息化教学竞赛二等奖获得者1人,双博士学位1人。《保险学》课程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人身保险学》课程为湖南省一流本科课程。与泰康人寿、中国人保、大家财险等机构共建了湖南省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专业平台建设层次持续提升,形成了本科和硕士的高层次培养体系。
二、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培养途径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保险学、金融学基本理论知识与业务技能,具有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在保险、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和大型企事业单位,从事保险产品设计、承保、核保、理赔、风险管理与投资等工作的创新型、创业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强。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职业操守。
2.人格健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竞争意识、团队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3.具有较强的文字、口头表达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熟练地掌握财经英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及数理统计基础、金融数理分析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体育素养和体育锻炼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身体健康。
5.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6.熟悉国情,熟悉国家有关经济、保险、金融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7.了解保险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系统掌握经济学、保险学和金融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了解保险领域的最新发展状况及国际惯例。
8.符合“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与理科融合发展要求,具有较强法律、大数据与财务分析能力,具备在保险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从事业务操作与管理的能力。
(三)培养途径
1.通过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合理的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博学与专学结合起来,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多学科交叉型的保险学专业人才。
2.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融合,夯实保险与金融理论基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理论课教学方面,创新教学内容,采用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现场教学、双语教学、翻转式课堂教学等方法和多媒体、智慧教室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推进MOOC课程建设,构建学生扎实的保险学理论知识体系。
3.实践教学方面,通过校内外的保险认识实习、社会调查、智慧保险模拟实验、保险专业创新创业能力训练、毕业实习等实践性环节教学,将理论和知识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尤其加强与业界合作,将学生学习与考证有效结合。
4.通过第一课堂和第二课程的有机融合,强化创新创业精神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积极推进素质拓展与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参加辅修专业、微专业、专业资格培训、英语应用能力培训、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等拓展专业素质;鼓励学生参加学术讲座、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挑战坏”课外科技作品和创业计划大赛、保险产品设计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投资理财大赛及其他学科竞赛、学生社团等第二课堂素质拓展活动,开展创业教育和鼓励创业实践,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三、学分要求及分配
本专业要求修满152学分,其分配为:通识教育课54学分(其中必修课42学分,选修课12学分);基础课40学分;专业必修课14学分,专业选修课18学分;实践教学环节26学分(含创新创业与素质拓展教育项目3学分,讲座1学分)。
四、学制与学位
学校实行弹性学制,学制一般为4年。学生依据《湖南工商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的要求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
按规定要求完成学业者,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及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经济学、金融学。
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管理学原理、数学建模与MATLAB、人工智能导论、数据挖掘基础、保险学原理、人身保险学、财产保险学、保险精算原理、风险管理原理、利息理论、国际保险(双)、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保险法、智慧健康养老、绿色保险理论与实务、金融科技概论、保险监管等。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入学教育及军事理论与训练课。本课程旨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团队意识、国防意识。
劳动教育课。本课程旨在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使学生树立劳动观念,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和政策、了解就业信息搜集方法、掌握面试和笔试技巧和方法、学习自身权益维护、树立科学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智慧保险模拟实验。本课程共分为2个模块:模块1旨在让学生掌握新技术发展背景下保险公司承保、核保、续保、理赔、核赔和再保险等实务流程,充分理解保险合同以及条款在实务中的运用,掌握机动车辆保险、企业财产保险、家财险、船舶货运险以及人寿保险、健康疾病保险、养老保险等不同险种的业务操作能力;模块2旨在培养学生能够综合根据家庭的收入、支出变化状况,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特定的程序为客户制定切合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的包括现金规划、消费支出规划、教育规划风险管理与保险规划、税收筹划、投资规划、退休养老规划、财产分配与传承规划等综合性方案,使客户不断提高生活品质,最终达到终生的财务安全、自主和自由。
保险专题研究综述。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围绕保险学某一专题对其研究成果、发展水平及动态等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选择、提炼,并做出综合性介绍和阐述并对其进行评价,同时在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