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旧站栏目/每日快报

【三下乡】大鱼海棠实践队赴安化县调研“精准扶贫”

发布时间:2016-08-01 阅读次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牛大爷用他沟壑的双手诠释了这句诗的含义。
 
  牛大爷其实并不姓牛,据说牛大爷年轻时能独自拉动两条大黄牛,于是村民们赠予了牛大爷“牛”这个美称。“古传所载黄牛助禹开江治水,九载而成功,信不诬也。”可见自古以来黄牛任劳任怨的品质深受人们爱戴。
 
  午后是夏日一天中最热的时段,也是奉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一自然规律的村民们宝贵的休息时间。“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大概说的就是这个场面。此时放眼望过田地,唯独能见到的一个黝黑身影就是牛大爷,大爷已年近七旬,依旧如壮汉一般在田地劳作。负责人刘先生介绍说,牛大爷脾气倔强得很,莫劝他上来休息了。
 
  估摸着两三时辰已过,大鱼海棠团队调研折返时才见牛大爷搬着几捆玉米棒子和干草准备收工回家。出于好意,队员们决定帮忙搬运。正如负责人所介绍,大爷起初啐了口泡沫,说:“城里的孩子干不了!”,一番折腾后才不情愿的让队员们抱着玉米回了家。说是家其实是一座破烂不堪的土砖屋,散发着一股历史沧桑感,这种建筑即使是放在国家级贫困县的安化县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破烂了。不过出人意料的是房子里还挺干净的,玉米,辣椒之类的干粮整齐的挂在横梁上,别一番湘西土家韵味。负责人悄悄告诉我们,老人是舍不得走,牛大爷有一女儿在外务工多次想接他到城里,老人都拒绝了,说:“他就要守着这方山水一辈子,钱要留给孙子上大学用。”村委会几次提出帮助,他还把大伙骂了一通,说我们乱花钱。

  “刀子嘴,豆腐心”,在队员们与牛大爷的交谈过程中,大家得出了这一致结论。休息过程中大家背着牛大爷尝试拨通了其女儿的电话,电话接通后传来的是一位鼻音很重的中年妇女声,谈话的具体内容已记不太清,只记得女人说:“不想回家,回家了就怕舍不得走了。”是啊,舍与不舍,是多少农村家庭必须面临的抉择,走访过程中队员们不知见证了多少这样无奈又不得不做的抉择。牛女士告诉小记者,“房子的钱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明年就会给老父亲建新房,切记要保密,这要是父亲得知了肯定不同意指不定还会打闹一场。”沉默片刻后,大家决定接通父女俩的对话,起初牛爷爷极力反抗,“我过得好好的,打什么电话,挂了挂了。”众人苦口相劝下才终于听起了女儿的声音,抱着手机独自走近了房间深处……出来时,牛大爷已是泪湿罗裳。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几度冷暖,几许纷繁。离别时,牛大爷给大海队员一人送了一根大玉米棒子,嘴里不停嘟囔着:“没啥,不要奢望更好的。”
 
  7月23日,湖南商学院“三下乡”大鱼海棠团队通过对益阳安化县滔溪镇多户村民的走访调查,发现农村“精准扶贫”财税政策对提高农户年收入,促进农民转移就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留守老人问题依然严峻,如何做到经济脱贫与精神脱贫有效结合是当地政府努力的方向,大鱼海棠团队也将全力探讨如何将精准扶贫财税政策减贫效应全面化、最大化,为农民谋取最大福利。至此,我们希望老人能像田间的稻草人一样永远挂着笑容,我们和你一起守护这片土地。(王资洋 张倩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