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商学院财政学专业是我院2003年开设的本科专业。目前已经毕业的学生9届,毕业生人数约450人。从目前人才需求结构来看财税管理、税务会计人才在政府和企业中的紧缺度位居前列。适用工作范围: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级地方财政、税务等政府机关,税务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企事业单位及大中专院校、研究所等单位从事财政管理、政府采购、国家预算管理、税务代理、税务会计相关工作。 1. 就业质量高,应用经济特色明显 本专业就业岗位数与毕业生人数比在7:1以上,有充分的择业机会;就业质量高,专业对口,毕业生95%以上从事经济管理工作,应用经济型人才特色明显。本专业85%左右的学生选择本科毕业后就业,进入知名企业、国税、地税、银行、信用社、高校等单位工作的毕业生平均每年约50%以上,就业地点在沿海城市和省内就业各占一半。从事的职业包括财税管理、税务会计、政府投资等经济管理工作;考研的毕业生基本在经济学领域进一步深造。毕业生从事经济管理和研究的比例最高,应用经济特色明显。(可参考校友风采栏目) 2. 学为所用,财税部门公务员就业比例高 应届毕业生平均每年考入地方财政部门、国税部门、地税部门5-6人,占毕业生人数12%左右;目前在财税部门就业的人数已经达到45人左右,主要从事政府预算管理、政府采购管理、政府投资管理、税务申报管理、税收稽核管理等工作,与财税专业密切相关,真正做到学为所用。 3. 财税理论基础扎实,考研档次高 财政学专业毕业生的典型特点是经济学基本理论扎实。依托于学校强大的经济学师资,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原则,系统学习掌握经济学、财政学基本理论,培养了开阔的宏观分析思路和灵活的财税政策分析能力。每年考入一本院校研究生平均3人,目前累计30人左右。具体包括戴金满考入暨南大学;胡雯莉考入西南财经大学;08届刘佳考入中央财经大学;之后有张倩(湖南大学)、肖玲(湖南大学)、梁冠霞(湖南大学)、贺慧(上海复旦大学)、李艳红(湖南大学)、陈路(四川大学)、左志成(东北财经大学)、成丹(江西财经大学)、周娟(中山大学)、李欢(湖南大学)、杨娟(浙江财经大学)等同学陆续考入研究生深造;出国读研包括07届陈铭烨、10届张立等同学。 4. 税务实际操作能力突出,用人单位好评多 财政专业学生的典型特点是经济学基本理论系统扎实,财税专业业务操作能力强。既有开阔的宏观分析思路,在电子报税、税收筹划等方面也具备熟练的业务实训能力。由于在校经过完整的税收部分实习,对于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及相关经济类专业非常有帮助。由于各行各业均涉及到税收,实习过的同学做财政、会计或管理均很容易上手,而且动手能力强,一到工作岗位就很快可以独立从事税务、财务等具体工作,赢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毕业生已经在深圳、广州等人才市场表现现出抢手现象,后续效果会更加明显。